新闻中心

“两优一先”先168体育平台下载进党组织事迹

2024-02-0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进一步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旗帜,勇担使命,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经二级党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小组评审、校内公示、第2021-2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授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等21个党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新闻中心现将先进党组织先进事迹予以刊发。

  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加强党的领导。严格党委会和党政联系会议事规则,党建与学院发展高度融合。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工作渗透力。建立“一联系两谈话”、“一统两联三融合”工作机制,强化支部“首把政治关”;建立学院系班子任用考察机制,配好政治过硬干部力量。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组织战斗力。着眼“双带头人”思想引领与学术发展双向提升,创建“党员之家论坛”;《国家我》战疫故事、开展“寄往春天的明信片”等党日活动,被学习强国、教育部官网转载报道。

  一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创建以“牛精英计划”、“牛百科”、“雏鹰俱乐部”、“青年i猪联盟”、“领头羊计划”为代表的5大实践育人平台,千余名学生从中获益。二是锻造创新型人才。组建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训练营”,累计指导本科生338人发表科创论文。三是锤炼合格接班人。开展“解密红色基因”爱国教育、拓展“青年说”分享会,毕业生在全国从事基层选调生工作,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一是打造教师“理论学习大讲堂”思想学习平台。邀请院士、国务院参事等专家授课,累积参与2000余人次。二是打造“教师职业发展”能力培育平台。启动“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已支持13位教师。三是打造“青椒荟”互动交流平台。邀请专家作师德师风、教学科研、推广创新等经验分享。四是打造“红色教育、产业认知、学科交流”的三位一体实践平台。组织教师赴广东、四川、江西、湖南等地学习新理念、拓展新视野。五是强化精神引领。挖掘以北京市“师德榜样”吴常信院士为代表的老党员模范故事,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六是强化政策激励。设立“青年教师育人奖”,进一步突出青年教师立德树人实绩实效。

  支部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政治建设,抓好理论学习,逐步打造出了“在书本上学、在课堂上学、在网络上学、在实践中学”四位一体的学习体系。支部积极推动学院党委“七个一”党支部建设工程落实,一年来通过走进红色报告、走进红色展览、走进红、走进红色旧址的“四走”形式组织实践活动11次,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自我。支部党员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足本专业服务河北吴桥地方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吴桥精品党日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支部积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先后组织12名研究生,开展活动19人次,到青年中宣讲党史、讲述成长经历、分享考研心路、探讨科研问题,帮助同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根据院党委“1-4-1”师生联络体系部署,支部率先提出联合党课、联合活动、联合实践的“三联合”工作模式,目前已开展活动4次。

  支部注重做好活动宣传、不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20年5月至今,共有49件宣传作品在人民网、《中国研究生》、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上刊登,特别是“3分钟党史小故事”系列微视频,广受师生好评、发挥较大影响。

  不断加强党员教育。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做好各种形式的思想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党员思想水平;加强党员教育“先锋课堂”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将党员教育融入生活、工作全过程,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强化曲周精神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参与面向社会各界的曲周精神宣讲100余次、4000余人。

  不断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在实验站重点建设任务中,党员骨干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校内外、国内外近千名人才培养工作做好服务,积极助力地方农业发展。

  坚持做好工作创新。一是学习形式创新,将党员学习与曲周精神宣传教育紧密结合,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党员;二是工作方式创新,强化站村、站镇、站校、站生(学生)党支部共建,创新校地共建新模式,摸清需求、补足短板,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三是工作机制创新,推动落实“一人一业、一人一村、一人一生”的“三个一”机制,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地方服务和人才培养。

  党支部工作得到学校、地方以及社会各级认可。近年来,获得学校先进党支部1次;支部党日活动被评为“十佳党日活动”,牛灵安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王绍雷同志被评为校级优秀员。2019年入选邯郸市“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先进集体。党员参与的各类活动被各级媒体报道80余次。

  积极开展和提升“教师理论学习论坛”。支部铭记初心、担当使命,创办党员之家系列论坛,注重理论学习,搭建思想引领平台;强化老教师榜样示范,弘扬师德师风,搭建新老传承平台;

  发挥专业优势,以脱贫攻坚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结合专业特点,前往云南、贵州养殖一线,开展产业对接扶贫,深入基层一线,搭建教育实践平台,有效实现了对支部党员的“育心”、“铸魂”、“强骨”。

  积极组织开展党日活动。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同志参加了支部 “全覆盖 双提升”师生共建党支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思会”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建国路”与学生支部齐聚看升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为中国独立和自由献出生命的人民英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像;“诵百年历程 筑书香盛世” 活动设计红色读书角,切实推动党史书籍随心读;“青椒会”助力青年教师干事创业动能提升;“学党史 知院史”专题学习活动邀请老一辈退休老师讲述学院的发展历程;防疫期间,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毕业生一对一贴心打包邮寄行李。

  理论带动实践,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学党史 悟思想”系列学习中,邀请“全覆盖 双提升”工程党建指导员张东军常务副书记及党委研究室统战部党支部老师讲主题党课2次,师生共同参观“玉汝于成”展览;党支部组织本校深造同学参加党员先锋论坛3次;组织党员参加动物医学院“献礼建党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微党课等。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与教师共同开展主题党课学习4次,开展共建活动5次,邀请党建指导员参与组织生活会2次。党支部牵头举办的“全国涉农高校动物医学类本科培养高校师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被光明日报和学习强国app报道。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服务学生就业。与研究生党支部及实习单位联合举办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加教育部京津冀专场线下招聘会;组织党员参加“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高质量就业”系列校企交流活动;4名党员作为优秀代表开展“学习青年榜样 献礼建党百年”考研分享会;组织党员参加学院选调生大讲堂等活动。截至2021年6月,党支部成员就业率已达92.9%。

  党支部充分发挥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学院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支部内认真、踏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让学习入心入脑。

  坚守抗疫一线,发挥模范作用。疫情期间,在支部书记带领下,全体党员教师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在学校教学区北门测量体温、检查证件、排查车辆,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党支部组织青年党员利用假期时间,在哔哩哔哩直播平台举办了一系列“食全大补”学术直播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积极建言献策,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党支部全面对标国家和学校发展,结合当前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等问题,为学院的“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党支部深入乡村基层,助力脱贫攻坚,牵头组织专家赴贵州独山县开展林草科技实地服务工作,深入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区等地进行调研实践,针对两地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推动与当地的实质性合作。依托“全覆盖 双提升”工程,积极做好育人工作,与本科第四党支部在支部建设、师生交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方面开展丰富活动,实现深度共建。

  党支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不断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以扎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丰富工作形式,与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两个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积极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创新开展“每日一习话”活动等。积极响应学院“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的号召,发挥特色,将“党建”与“科研”有机结合,定期邀请专家讲课,同时建立了与农工教职工第二党支部的长期联系,加强师生之间、党支部之间的共建交流,以党建促学业、助科研。

  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支部袁盼盼同志自愿扎根新疆开展研究,获得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荣誉称号。不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投身服务乡村振兴,多次在专业定点服务地区承办“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培训班,举办保护性耕作装备研讨会及机具现场演示会,开展玉米种植劳动实践,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助力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的建设。

  党支部与实践基地党支部、本科生院党支部、电气学生党支部开展“1+1+1”党支部共建,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坚持党建与学科建设融合,举办“全国农电学科建设暨新疆(南疆)智慧农村能源论坛”、组织“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讨论、牵头工程专业认证、第五轮学科评估、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引领学科发展,使得队伍凝聚力不断提升。

  以党支部为平台,组织教师完成专业课程育人大纲的撰写工作,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改工作,6门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组织开展“在线教学”经验交流会等课程思政专题学习活动。党支部书记牵头抓好课程思政建设,担任教学发展中心信电分中心课程思政组组长、参加“最美课堂”教师教学比赛获得三等奖、撰写“课程思政启育记”等文章。

  党支部带领学科教师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对口支援西部大学学科建设、师生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工程、购买扶贫产品等。依托“我是一面旗帜”主题党日活动与学生支部联合共建,开展国网公司电力帮扶干部培训与农村电气化科普活动等,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做出贡献。

  支部扎实开展“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视频寄语征集活动、“吾爱吾师,奉献基层”校友教师节祝福活动、集体参观“玉汝于成”主题展、“庆党百年华诞,圆梦中国有我”党史知识竞赛、退休教师荣休仪式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活力和凝聚力,帮助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支部是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支部与同为全国“样板党支部”的水利系教工党支部共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康绍忠教授联系指导支部建设。

  支部联动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共建,创建的“博观杯”学术交流共建活动、“偶得”图书推荐等活动深受欢迎;通过水院“双班主任制”,联合水利系教工党支部与本科新生团支部创建“引航111”党建带团建新模式。支部成员长期坚守在我校石羊河实验站科研一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积极推动校地共建,积极助力旱区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推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服务基层群众,传承石羊河精神。疫情防控期间,支部“党员先锋岗”在实验站积极发挥作用,多措并举,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科研任务两不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支部利用各方优势与特色,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活动,将党史作为支部的常态学习内容。

  支部曾荣获中国农业大学“五四标兵集体”称号,荣获北京市红色“1+1”三等奖。2021年6月获评中国农业大学“先进党组织”称号。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将不断前行,党支部将坚持党建与学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首创华楹品牌,服务学生发展。创办“华楹杯”专业品牌活动,以服务同学成才发展为宗旨举办了一系列的宣讲交流会,宣讲嘉宾包括国内外著名学府师生、世界前500强企业HR等。

  加强师生交流,助力学风建设。依托“全覆盖,双提升”等工程,与校级党建指导员、教工党支部、研究生支部共同开展了各种主题党日、党课等活动,以加强实践学习,促进专业认知。

  凝聚组织力量,强化党建带团建。将联合所属团支部共同举办活动常态化,以达到“以党建促团建带班建”,引领学生向党组织看齐。

  加强对外交流,助力学业发展。依托“红色1+1”校级精品实践项目,与中建集团子公司的党支部建立共建关系,开展了形式丰富的经验分享与实习参观的党日活动,努力做到党建和学业发展深度融合。

  建立帮扶机制,发挥模范作用。建立了“1+2+2”帮扶机制,形成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土木专业学生活习中有问题的同学排忧解难。支部党员均品学兼优,在同学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强化使命担当。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将其落实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活动中去,积极组织党员为身边同学办实事。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教工数学第一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坚持政治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思想觉悟。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期间,支部带领全系教师开展网络直播课,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好评。在此期间,支部组织“鲜花助农”、为疫区捐款、在全校首次开启为毕业生打包邮寄行李等活动。同时,支部组织教师为数学系患重病学生捐款、为全校师生搭建数学服务平台,充分做到了对党忠心、对国尽责、对社会有担当。

  支部组织教师完成全部数学课程育人大纲的撰写工作,带领教师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2020年,数学系骨干教师入选“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1年,支部开展“课程思政”主题党日活动,引领党员教师逐步实现数学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育人的同向同行。

  支部配合学院完成“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工作,整理文字材料3万余字。在数学专业建设中坚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2020年支部凝聚力量完成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工作并获批。

  现有党员35人,入党积极分子21人,覆盖经管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4个年级的班团组织,是一个年轻,并且不断成长的党支部。支部始终对标党支部建设“七个有力”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就业创新、志愿服务等方面创先争优,不断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校院党委的支持下,本科经管党支部于2019年12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连续两年获批“本科生精品实践项目”,同时连续两年在北京市红色“1+1”活动中获得北京市三等奖。支部依托“全覆盖 双提升”工程,在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党建指导员、校党委书记姜沛民老师的指导下,与机关党委党政办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探索出“1+1+N”蛛网模式的大学生党建新路径,形成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典型案例,并收录在2020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印制的《党支部工作规范(学生)》中。

  “发挥农科院校优势,共促京郊农村发展”,支部充分利用成员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农村社会实践项目中,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培养同学们的“三农”情怀。在红色“1+1”活动中,支部党员们自发捐赠党建书籍、自制农村金融宣传册,撰写了5万余字的乡村振兴战略学习感想,助力乡村振兴。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支部全体党员始终牢记对青年党员的殷殷嘱托,扎实开展各类活动,团结带领青年学生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农大精神,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理论学习方面,基于党员教师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跨学科优势,采用“理论+专业”学习方法,深入研讨学习政治理论。党课师资队伍力量大,支部书记、校“讲师团”成员、老党员等轮流授课。

  组织建设方面,指导发展管理系建立系务会制度,党组织全面参与系里重大事宜的商讨和决策。创建发展管理“工坊”,搭建党员和非党员老师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特色党日活动。

  党员管理方面,建立专人谈话制度,一对一联系党员教师,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和教师需求;吸纳优秀教师入党,现有入党积极分子1名,考察对象1名。

  课程教学方面,严抓“课程思政”,主持育人大纲修订,审核授课内容;组织教师申请 “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并获立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指导老师参加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

  社会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南南合作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乡村CEO计划”等项目影响力大、社会反响好。

  实践育人方面,带领学生开展国内外社会调研,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带领留学生开展实践学习,培养留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党员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守正创新,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传承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支部党员先后十余人次荣获教育部、北京市先进表彰奖励,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等称号。

  支部党员凝心聚力,创新开展了多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华中农大开展的“抗疫情·话担当·葆本色”主题党日活动被评为校级十佳主题党日活动;录制的“战疫与真理”诗朗诵视频被多家新媒体推送;申报的“学‘四史’坚定理想信念 勇担当践行初心使命”党日活动被确立为2021年教职工党支部活动立项;“战疫情凝聚中国力量 话担当彰显思政情怀”战疫故事汇系列党日活动被报送教育部,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登发。

  围绕“五个相结合”加强基础党组织建设,形成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干事氛围。积极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日常工作与特色活动相结合五方面,组织开展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党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过硬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开启新时代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新征程。

  党支部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履行支部责任,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成果,实践曲周精神精髓,扎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

  聚焦“坚定信念”,强化实践+专题教育,积极参与“全覆盖,双提升”师生党支部共建工作,疫情期间和国内外学生党员开展“网络手拉手”,推行“学生党员成长护照制度”,建立一套规划学生党员全面发展,引领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记录学生党员成长的过程性评价手册;

  聚焦“先锋引领”,全员参与学业指导、校院两级“专业课思政教育”立项和实践,开展“传承传统文化、宣讲中国故事”活动,编写中英文思政教育材料,积极推进“双融合,双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聚焦“党建最后一公里”,加强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教育,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参与学院修订育人大纲、课程评价、教师评价、教材购买等工作环节,把好政治关。

  聚焦“重点任务”,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特色活动开展等,不断推进支部工作全面进步。

  党支部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据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围绕“七个有力”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

  不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①严肃“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1次支部大会:讨论决策、宣讲政策、专题学习、发展党员、支委会汇报、推进系务工作;每月1次支委会:总结工作制定计划、研究支部重要工作;支部书记带头全员参与讲党课:述学评学,每月1次;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有主题、形式多样化。② 充分用好支部手册:记录信息完整、记录内容详实、记录形式规范、专人记录保管。③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政治功能、打造学习型组织:通过全面系统、及时跟进、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形成党员带头学、带动群众学、围绕发展学的学习氛围。

  积极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①支部建在系上,支部书记任系主任,培育双带头人,促进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协同开展;②全覆盖双提升,对接学生党支部,党务工作联合开展,一体化推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③双融合双促进,通过抓课程思政、抓团队建设、抓科研服务更好实现双融双促。在服务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决胜脱贫攻坚、首都两区建设、草牧业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创建“乐学堂”学习平台,邀请党委书记姜沛民、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等领导同志讲党课或理论宣讲9次,由党支部书记李青山、党支部副书记马紫威等同志专题分享党建与业务融合6次。二是创新线上学习模式,加强“学习强国”平台运用,形成支委日荐机制,并定期开展线上党小组学习交流会。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强化支部政治功能,通过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深化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一是高标准运转文书,编印流转公文2500余份,归档上年度文书3000余份。二是高水平组织会议,圆满完成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等重要会务工作100余次、孙春兰副总理来校考察等重要会务接待50余次,承接其他会议1300余次。三是高质量服务办事,处理校级用印6695件、用章21.1万次,公务用车1400余次。四是高效率议事协调,承担学校7个议事协调机构的日常办公室工作。五是高要求督导督办,全年督导督办重点工作284项。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真情服务师生的宗旨。一是在疫情防控中全体党员向前冲、靠前站,24小时在岗在线倾力投入工作,积极参与值班值守和抗疫捐款等。二是开发上线新版OA系统,实现即刻办公,师生少跑腿3万余次(移动端办事操作次数)。三是完善办事流程12项,制作发布办事指南。

  依托“全覆盖、双提升”工程,不断强化师生理论武装。与植保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结对共建,师生共同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进“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加强理论学习,2020年联合开展8次主题党日活动,2021年率先开展“四个一百”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

  服务国家战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支部坚定不移跟党走,以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投身服务国家战略。顺利完成定点扶贫工作任务,助力镇康县顺利脱贫摘帽,连续两年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分类评价与考核工作中获评“好”等级。连续三年荣获“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和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20年荣获临沧市“脱贫攻坚奖先进单位”和高等学校新农院联盟2020年优秀案例。

  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支部不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效调动党员积极性,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做好业务工作。一是推动社会服务与办学资源拓展有机融合。支部聚焦学校发展需求,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初步构建“三院两站一体系”社会服务新体系,先后与吉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成为我校在成渝地区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二是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评价改革提供新途径。出台《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和《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管理办法(试行)》,建设“科技成果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2020年成果转化合同数较2019年增长100%。增加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型研究员的职称类别,推进“破五唯”科技评价改革。

  持续强化支部政治建设。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以党史学习为重点,统筹推进“四史”学习活动。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不断增强,有多名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一年来3名职工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创新开展“话创新”“送科技”“悟思想”“办实事”“解难事”“谋大事”“创新事”等 “七大活动”,探索建立“1+1+N”党建模式,即科研院党支部+农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N党支部/分党委活动模式。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优化办公流程,营造潜心研究的学术氛围。一是打造智慧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路;二是落实“放管服”要求,资助学院招聘公共管理岗科研助理;三是充分发挥科研院“院长信箱”作用,全天候、无障碍畅通与学院、师生交流渠道;四是联合学校多部门开展科研业务管理培训,提升学校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水平。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事业发展。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2020年科技创新实现系列新突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社科基金项目和横向经费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获批数、经费均位列农林高校第一名。推动开展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科技评价改革、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重大科技成果培育、推动深圳研究院建设等工作。

  支部全体党员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部内风气正,学习氛围浓。

  支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工作手册记录规范完整,每次活动记录都附照片存档。坚持抓好理论学习,组织老同志认真学习理论文章和党史,建立支部微信平台,20位成员全部入群。支部凝聚力高,无论在平时,还是在疫情严重时期,大家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线上线下,交流学习心得,展示才艺,互通信息。支委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工作务实肯干。关心关爱同志,走访慰问患病同志,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关系,积极开展党群共情活动。

  不断丰富活动方式方法。支部活动采取面对面、书面文字、语音和视频等等多种形式,大家潜心研读理论,畅谈感想,共同提高。支部活动结束后,支部书记将活动详细内容做成小视频,在支部微信群总结性地回放,不仅为支部工作记录完整的资料,也让几位身在异地的党员们能够及时地了解活动内容,以及看到现场每位同志的音容笑貌,拉近彼此的距离,强化支部的集体感,让每一位党员都能够更好地参与活动,融入群体。

  充分发挥党员特长,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服务社会。支部党员田金萍曾为小学女学生举办“青少年女性生理卫生知识”义务讲座,张晓萍曾为小学高年级师生举办“现场急救知识”义务讲座,均受到校方师生的好评与赞扬。

  档案与校史馆支部在学校党委和图书馆党总支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不断加强档案与校史馆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支部政治功能,带领全馆员工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有力推进学校的档案与校史事业向前发展。

  不断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理论学习,特别是在“两学一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中,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实际做好理论学习,团结带动全馆职工不断提升为党为国为校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明确了为学校“存历史、资政鉴、传文脉、助育人”的职业使命。

  发挥政治把关作用,不断完善本单位制度建设。在档案与校史馆制定各种制度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把关作用。近年来不断完善馆务会制度,形成了党政联合议事决策机制;陆续出台了《档案与校史馆财务管理规定》《档案与校史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附件》《档案与校史馆议事规则》等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有关规定,不断规范单位内部治理。

  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鼓励党员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需求,积极提出对本单位相关制度和工作方式的改进建议;党员们主动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在实处,承担更多工作任务,在档案服务过程中坚持原则、遵守制度,细心为师生做好解释说明,努力营造服务育人的优良氛围。

  在校史文化研究与宣讲中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牵头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充分利用馆藏档案和校史资料,申请和实施双一流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开展了大量的校史收集、整理和研究、宣讲工作。在追溯农大历史,讲好农大故事,传扬农大精神方面,推陈出新,成果不辍,出版和编辑多部校史图书资料,围绕弘扬曲周精神、脱贫攻坚、党史学习等主题举办多次展览和一系列主题讲座。168体育(中国)官方入口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