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土科技: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8ty体育在线登录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三次修订稿)
1、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线、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3、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公司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公司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4、本募集说明书是公司董事会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说明,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不实陈述。
5、投资者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律师、专业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6、本募集说明书所述事项并不代表审批机构对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的实质性判断、确认、批准,本募集说明书所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的生效和完成尚待取得有关审批机构的批准或核准。
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下列重大事项或风险因素,并认真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相关章节。
1、公司有关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第十四次、第十八次、第二十次、第二十二次、第二十四次、第二十六次会议和公司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及2022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规定,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尚需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和中国证监会注册。
2、本次发行的对象为不超过35名的特定投资者,包括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机构投资者等。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股份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的,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最终发行对象将在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后,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由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情况协商确定。
本次发行对象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且以相同价格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
3、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数量按照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除以最终发行价格计算得出,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533,117,181股的30%即159,935,154股(含本数)。
若公司在董事会决议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送股、配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事项或因股份回购、股权激励计划、可转债转股等事项导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化,本次发行的发行数量上限将做相应调整。
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总数因监管政策变化或根据发行注册批复文件的要求予以调整的,则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数量将做相应调整。
4、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
最终发行价格将在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关于本次发行的同意注册决定后,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及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的规定,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的情况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若公司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底价将相应调整。
5、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发行对象基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所取得的股份因公司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情形衍生取得的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本次发行对象因本次发行取得的公司股份在限售期届满后减持还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6、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87,500.00万元(含87,5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以下项目:
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少于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募集资金用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排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不足部分将通过自有资金等自筹方式解决。在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如公司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上述项目建设,公司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在最终确定的本次募投项目(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文件为准)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7、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本次发行前公司滚存未分配利润由发行后新老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共享。
8、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变化,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9、关于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总额及比例、未分配利润使用安排等情况,请见本募集说明书“第六节 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及执行情况”。
10、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公司即期回报(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存在短期内下降的可能,提请投资者注意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能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公司制定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请参见本募集说明书“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同时,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制定填补回报措施不可视为对公司未来利润作出保证,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11、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有效期为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
12、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及中国证监会的注册同意。
报告期各期,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1,305.11万元、518.78万元、2,017.45万元和-6,080.13万元;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得净利润分别为-100,638.28万元、-7,920.77万元、-11,017.96万元和-6,674.72万元。
2020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受到商誉减值、军工审价调减等综合因素影响公司业绩亏损较多。剔除上述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金额分别为-29,661.79万元、-7,920.77万元、-11,017.96万元和-6,674.72万元。一方面,为了提高公司产业链集成能力,公司开展的大数据网络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较低,拉低公司整体综合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期间费用率较高,报告期各期的期间费用率分别为96.54%、51.48%、45.29%和76.71%,使得公司报告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数。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高于毛利率,期间费用较高是公司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公司与可比公司的期间费用率比较如下:
1、公司重视研发,研发费用金额较大,报告期各期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07%、19.48%、17.25%、31.40%。
2、公司财务费用金额较大,报告期各期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6%、6.20%、3.16%和5.91%。公司财务费用较高主要是:(1)公司历史上对外收购及研发投入支付现金较多,而报告期内股权融资金额较小、债权融资金额较大成本偏高。(2)公司的部分子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者,根据投资协议,公司存在无法避免的向投资者交付现金的合同义务,公司将前述投资认定为金融负债。报告期各期,前述金融负债分别计提利息费用3,056.84万元、3,426.89万元、1,658.96万元、161.2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前述金融负债大部分已清偿,余额为9,500.00万元。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有助于减少公司的财务费用。
3、公司管理费用金额较大,报告期各期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79%、12.40%、11.95%和19.51%。公司管理费用较高主要是:公司业务包括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工业级边缘控制服务器产品、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四大类业务,应用领域包括了民用、军工,军工业务又包括三类业务(交换机、多媒体指挥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且由不同的公司负责。由于公司业务范围较广、不同业务板块涉及不同的经营主体,同一业务板块也存在多个主体经营的情形,公司子公司和管理人员较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并范围内共28家子公司,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相较同规模的公司人数更多。因此,公司管理费用较高,报告期各期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79%、12.40%、11.95%、19.51%。
针对财务费用较高情形,公司在优化资本结构。针对管理费用较高的情形,公司在优化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公司降低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的进度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未来公司的期间费用率继续高于毛利率,公司存在继续亏损的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包括数字工厂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项目、数字建造及智能工程装备控制解决方案项目、研发和实训展示中心项目、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投项目的投入包括房屋购置与建设 21,000.00万元、软硬件购置24,070.00万元、人员投入 16,180.0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26,250.00万元,占本次募集资金投入的比例分别为24.00%、27.51%、18.49%、30.00%。除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外,全部为研发投入,不新增生产设备,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未做项目经济效益预测。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以现有产品技术为基础,针对工厂制造和建筑工地应用场景进行深度研发。公司已经拥有通用边缘控制器、Intewell操作系统和MaVIEW软件等底层技术和架构,但是必须针对工厂制造和建筑工地应用场景,进行结构、功能、接口、算法等各方面的深度改进。如公司对下游应用行业的理解出现偏差或下游应用行业的技术需求出现较大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产品销售至研究所、部队或军工企业等,该部分业务需要根据规定向军品审价单位或部门提供按产品具体组成部分的成本及其他费用为依据编制的产品报价清单,并由国防单位最终确定审定价格,审定价格可能存在低于合同约定金额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国防单位审定价格的周期较长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1年,公司内部专门成立了审价中心,结合军品的材料、人工等多方面的投入情况,及军方对历史同类产品的审价结果或初步审价信息(如有),综合评估合同预计的审价结果;同时公司制定了《暂定价合同收入确认实施细则》,基于谨慎性原则进一步加强了暂定价的相关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已确认收入中未取得审价结果的收入合计35,670.77万元,未来存在根据审价结果调整的可能,其中,14,604.57万元项目尚未开始审价、具体审价时间不确定,21,066.20万元项目已开始审价、公司已提供审价资料但是尚未获得审价结果。前述尚未取得审价结果的项目最终是否调整收入及调整的具体金额需根据未来的审价结果确定,存在不确定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3,302.50万元、51,924.07万元、70,361.20万元和69,023.25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4.92%、38.13%、42.86%和41.31%,占比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0.78、1.79、1.81和0.25,主要系公司大型通信、防务等行业的客户受其预算、内部付款审批程序等的影响,付款周期较长所致。若客户延迟支付或不支付相关款项,导致公司不能及时收回应收款项或无法收回应收款项,会对公司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3年,发行人子公司拓明科技对其客户北京中昌天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昌天盛”)申请仲裁、对中昌天盛及其法定代表人提起诉讼,请求对方支付 3,238.03万元货款等,相关情况参见“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之“十、未决诉讼、仲裁事项及行政处罚”之“(一)发行人重大诉讼、仲裁” 。
本次募投项目涉及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按照募投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计划,预计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折旧与摊销金额对发行人的业绩影响金额分别为:第一年2,043.50万元、第二年3,607.00万元、第三年3,607.00万元、第四年-第六年6,843.00万元、第七年6,353.00万元。
尽管公司对募投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但募投项目的实施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情况、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若未来募投项目的实现情况不达预期,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折旧摊销费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0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因2020年防务业务进行了审价调整,导致部分前期陆续验收交付产品并已按客户认可的暂定价确认的收入出现较大调减,因价格调整影响收入减少1.62亿元,此次调减金额一次性调减2020年当年收入,但未对成本产生影响,因此造成2020年毛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报告期内,剔除2020年度审价调整因素影响后,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28%、43.56%、37.60%和40.64%,综合毛利率水平小幅下降。
若公司未来防务业务大幅调减或低毛利产品/业务收入比例增加,或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产品/业务毛利出现下滑,将对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及市场预测与安全库存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按订单生产的基础上,公司也会根据市场预期对部分具备一定标准化程度的产品安排合理的安全库存生产,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订单增长及芯片原材料上游供应商供货紧张,为保证产品交付的时效性以及保持合理的安全库存,公司增加了原材料采购规模和产品生产规模,因此公司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期末余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公司存货规模较大会降低公司运营效率,同时产生跌价风险。
为推进公司的战略部署,完善产业布局,公司外延式发展与内生式增长同步实施。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账面原值126,918.47万元,账面价值10,925.38万元。如果以后年度被并购企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行业政策的不利影响,或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经营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其经营状况不达预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可能需要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当前公司业务的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发展趋势、技术水平等因素做出的。由于市场情况不断发展变化,如果出现募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延期实施、产业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加剧等情况,可能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预期效果不能完全实现。
截至 2023年 3月末,公司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分别为-102,636.61万元、-2,296.86万元,未分配利润转正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存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发行、本次发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指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行为
东土和兴 指 北京东土和兴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和兴宏图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控股子公司
东土泛联 指 北京东土泛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系发行人参股公司,现为发行人控股子公司
拓明科技 指 北京东土拓明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系发行人控股子公司
东土正创 指 北京东土正创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北方工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系发行人控股子公司
广州天目基金 指 广州天目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参股公司
中关村芯创基金 指 北京中关村芯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系发行人参股公司
报告期、最近三年一期 指 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1-3月
《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 指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四十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
工业以太网 指 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以太网。工业以太网是国际上最新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工业以太网技术是以IEEE802.3标准为技术基础,为满足工业测量和控制现场的可靠性、高可用性、实时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需求,而产生的新一代工业通信技术,是连接智能传感器、智能测量控制装置形成物联网的基础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指 以IEEE 802.3标准为技术基础,具有环网冗余、零丢包、电磁兼容等技术特点,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以太网交换机产品
工业互联网 指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以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效率,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
集线器 指 是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基础设备,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
PLC 指 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载入内存进行储存与执行
边缘控制器 指 是IT和OT之间的一个物理接口。在完成工作站或生产线的控制功能基础上,提升工业设备的接口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工业设备的适用性
HOURSIS智能交通服务器 指 作为车路协同环境下城市交通管控的核心产品,可实现交通信息综合处理、安全网络互联、交通信息服务、智能交通控制、自动化运维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提升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
AI算法 指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算法也被称之为软计算 ,是人们受自然界规律的启迪,根据其原理模拟求解问题的算法
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指 是IDC经营者建设的具有基础数据管理、访问日志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功能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用于满足电信部门和IDC经营者信息安全的管理需求。有利于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升网络服务品质
工业4.0 指 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是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数字工厂/智能工厂 是 是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数字制造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作为沟通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之间的桥梁。
本募集说明书除特别说明外,所有数值保留两位小数,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的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八、本次发行后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 ............. 136
经营范围 生产电子产品;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图文设计、制作;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演出除外);承办展览展示活动;经济信息咨询;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代理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3 深圳中航产业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深圳中航智能装备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2,300,000 2.31
6 吉林省融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融悦消费升级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6,474,336 1.21
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创新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4,980,000 0.93
9 南方基金稳健增值混合型养老金产品-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777,700 0.71
10 南方天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天辰景晟8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3,249,220 0.61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李平直接持有公司20.55%的股份,未间接持股,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李平先生,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67年生,中国籍,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历任北京核工程研究院工程师;香港联视电子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中国区行政总监;大唐电信集团十维电信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第十五届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第十届北京市石景山区工商联副主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1、发行人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从事相同、相似业务的情况
截至2023年3月末,除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平控制的企业共有14家,具体情况如下:
2 物芯科技 自主可控网络交换芯片、网卡芯片的设计与制造 否 为芯片研发设计,与公司业务不同
3 神经元网络 从事AUTBUS总线芯片产品研发及设计 否 为芯片研发设计,与公司业务不同
4 上海金卓 从事无线通信芯片产品及相关软件的研发及设计 否 为无线通信芯片和移动终端产品的设计,与公司业务不同
5 北京同芯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 神经元网络持股平台 否 为持股平台
8 北京工智源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 经济贸易咨询 否 与公司行业不同
9 上海西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对外投资,尚无实际投资 否 与公司行业不同
10 神经元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曾用名:芯门(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相关研发设计,暂未开展业务 否 与公司行业不同
11 上海芯黎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 信息咨询及社会经济咨询 否 与公司行业不同
12 北京物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系物芯科技之全资子公司,从事自主可控网络交换芯片、网卡芯片的设计与制造 否 与公司行业不同
13 上海路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系上海金卓之全资子公司,从事无线通信芯片产品及相关软件的研发及设计 否 与公司行业不同
神经元网络、物芯科技、上海金卓、神经元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简称“成都神经元”)拟共同进行重组。目前方案为:A、物芯科技、神经元网络、上海金卓和成都神经元 100%股权的估值经各方协商确定为 85,000 万元、80,000 万元、76,532.5 万元和 1元。B、物芯科技、神经元网络、上海金卓三家公司(合称“目标公司”)股东以 1 元的价格受让成都神经元 100%股权,然后目标公司股东以其各自持有的目标公司股权向成都神经元出资,由成都神经元持有目标公司股权。C、公司拟以持有神经元网络 17.46%股权和持有物芯科技 17.67%股权参与上述股权重组交易。
综上,发行人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从事相同、相似业务的情况。
为避免产生同业竞争,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平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内容如下:
“在本人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期间,不在中国境内及境外,单独或与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通过本人控制的其他企业间接从事、参与、投资于或为他人经营竞争性业务,包括但不限于:1、直接或间接收购、持有、开发、转让、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买卖与竞争性业务有关的投资;2、直接或间接从事竞争性业务推广,或在其中直接或间接持有任何权益或经济利益;3、直接或间接收购、持有、转让、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买卖上述第1或第2所载事项的任何选择权、权利或利益;4、在中国境内及境外,以任何其他形式支持第三方从事竞争性业务。”
3、独立董事对发行人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和避免同业竞争措施的有效性所发表的意见
发行人独立董事已就发行人同业竞争情况出具了《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关于公司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同业竞争情况的独立意见》如下:
“1、公司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
2、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已出具《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该等承诺函所述措施切实有效,能够切实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股) 质押/冻结股数(股)注 质押/冻结比例(%)
注:其中质押数量为67,746,400股,冻结数量为1,500,000股(均未质押)。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平所持公司的部分股份被冻结,系由于与宋永清的合同纠纷诉讼导致。法院根据宋永清于2019年5月29日的提出的保全申请冻结了李平的部分流通股份。目前,该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李平与宋永清的合同纠纷事项详见本节之“十、未决诉讼、仲裁事项及行政处罚”之“(三)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规划和管理,并由行业协会进行协调指导发展。主导行业宏观管理的政府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商务部等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指导软件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等。
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的行业协会主要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业务指导,于2016年2月1日成立,主要功能为加快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公司为该联盟会员单位。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在下游各行业的应用还接受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自律协会的监督和管理。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3月 国务院 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22年1月 国务院 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21年12月 工信部等八部门 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 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2021年11月 工信部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融合发展活力,打造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引导企业深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软硬协同水平,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动5G、千兆光纤网络、IPv6、时间敏感网络(TSN)、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网络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 2021年11月 工信部 基本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网络,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标杆。
划》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持续延伸,上云、上平台企业数量大幅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
《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2021年11月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制定术语定义、通用需求、供应链/产业链、人才等基础共性标准 15项以上,“5G+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工业大数据、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标准40项以上,面向汽车、电子信息和钢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标准25项以上,推动标准优先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率先应用,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到2025年,制定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等标准100项以上,建成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广泛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2020年12月 工信部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2018-2020年起步期的行动计划全部完成,部分重点任务和工程超预期,网络基础、平台中枢、数据要素、安全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2021-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制定本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 2020年3月 工信部 加强工业互联网在装备、机械、汽车、能源、
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电子、冶金、石化、矿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支撑产业链,壮大产业供给能力。
《“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 2019年11月 工信部 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将推动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也为5G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有力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9年11月 发改委等十五部门 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9年10月 工信部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网络覆盖范围,鼓励制造企业通过内网改造升级实现人、机、物互联,为共享制造提供信息网络支撑。
《关于印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9年8月 工信部等十部门 加强工业生产、主机、智能终端等设备安全接入和防护,强化控制网络协议、装置装备、工业软件等安全保障,推动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集成商与安全企业加强合作,提升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本质安全。
《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2019年3月 工信部、国标委 工业以太网、工业无源光纤网络(PON)、工业无线、确定性网络(DetNet)、时间敏感网络(TSN)、软件定义网络(SDN)、低功耗无线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技术和产品等已成为发展重点,需要在这些重点技术领域加快技术标准及产业布局。
《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 2019年1月 工信部 工业互联网网络是构建工业环境下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工业互联网网络可以实现工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产业全要素的泛在互联,对于促进工业数据的开放流动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资源的优化集成与高效配置、支撑工业应用的创新升级与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和国家双碳政策驱动下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手段,是新基建、数字经济及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网络承载着海量的数据获取、传输,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随着 ChatGPT/盘古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必将着力于工业领域,赋能工业场景的产业变革与高质量发展。而工业智能化依赖于网络传输的灵活、高效、实时、可靠与安全等各方面性能全面提升,促使网络传输从传统以太网进阶为稳定性、时效性更高的 TSN传输,网络通信设备面临大规模的替换与升级,TSN、高性能自主可控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及数字经济背景下,软件作为机器的灵魂是实现智能的核心基础,以软件定义实现人机物融合环境下软件“基础设施化”、万物皆可互联,一切均可编程针对泛在化资源的软件定义正在重塑传统的信息技术体系,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以边缘计算服务器为载体的软件定义控制,一方面实现数据在网络边缘侧的分析、处理与储存,提高数据安全性与实时性;另一方面以操作系统为核心软件平台,将传统硬件控制功能解耦,以软件配置硬件资源,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和管理功能可编程,在传统PLC等硬件控制的传感信号处理基础上,实现工业视觉、语音等新工业数据处理与智能化控制,解决传统硬件控制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及兼容性问题。在“工业互联网”、“工业4.0”和“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下,软件定义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和支撑技术,为制造业赋予数字化、网络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新属性。
当前,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兴起,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各领域不断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正逐步改变现有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我国制造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工厂、建造、煤炭矿山、化工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升级,实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于格局创立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发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抢占全球产业竞争新的制高点、重塑工业体系的共同选择。北美、欧洲、东亚、中亚及太平洋地区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区域。其中,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大国正领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赛道。根据《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受全球经济发展低迷影响,全球59个工业国家工业互联网经济规模增速总体放缓,与2020年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73万亿美元。2021年,美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位于全球首位,高达8,855.01亿美元,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全球第二,达到6,485.92亿美元,日本、德国位列第三和第四位,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为2,853.17亿美元、2,227.77亿美元,中国成为少数正增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从概念普及进入实践深耕阶段,相关技术日渐成熟、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包括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电力、建筑、采矿等各大领域,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从2018年到2021年,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国内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8.23%,首次突破万亿大关。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国内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2022年同比增速将达15.4%。
在国家“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工业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机械、能源电力、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等各工业领域,并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和减碳环保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手段,对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已连续五年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十四五规划,成为促进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加快在实体经济中深度应用,新型技术正在不断发挥聚合性作用,促进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深入发展,不断满足在港口、采矿、钢铁、建筑、仓储等行业领域的网络传输、工业控制等数字化场景的需求。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工业5G芯片/模组/网关、边缘计算芯片等基础软硬件产品基本成熟。加强5G、智能传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对工业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的带动提升,打造智能网联装备,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实时优化能力,加强工业软件模拟仿线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两批《“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结合行业领域特点需求,挖掘“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就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的发布会,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其中重点平台的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工业APP数量28万余个。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进产业基地、进产业园区、进重点企业持续提速,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行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场景由制造业逐步延伸至建筑、医疗服务、能源、交通等领域,并不断向第一、二、三产业其它领域扩展。据《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披露,2021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分别为0.057万亿元、2.05万亿元、1.99万亿元,名义增速为6.48%、16.29%、13.02%,工业互联网带动各行业的增加值规模稳中有升,增势强劲。其中,工业互联网对第二产业的赋能作用持续显现,渗透速度较快;工业互联网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预计2022 年,工业互联网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将分别达到 0.062 万亿元、2.19 万亿元、2.20万亿元。
工业通信通过建设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数据在工业各个环节的无缝传递,构建工业环境下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工业互联网网络可以实现工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产业全要素的泛在互联,促进各类工业数据的开放流动和深度融合。在国内工业领域,赫思曼、摩莎、罗杰康、德国西门子等国际品牌发展较早,技术成熟品牌地位高;随着国内技术成熟、国产化政策指引以及市场环境优化,国内工业通信设备厂商的本土化优势开始凸显,凭借高性价比、柔性制造和优质的技术服务,国内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在新基建、“十四五”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政策支持下,国内工业网络市场将快速成长,并出现如下行业趋势:
近年来,信息技术安全、国产自主可控替代及关键技术创新深受国家重视,2020年3月科技部发布《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明确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创新”篇章全面聚焦在科技创新领域,确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指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性国家前列。此外,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正处于历史交汇期。发达国家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各国参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的自主可控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等核心利益。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家政策大力鼓励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内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受益于国家政策东风,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将迎来进一步自主可控的历史机遇期。
数字新基建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国家核心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次将数字化作为专篇进行重点部署,明确数字经济体系内容,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在电网领域,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指出: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到2025年,全面建成数字电网;国家电网表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此外,十四五期间智能制造、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投入将持续加大。在电力领域,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投资额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规划期间投资增长51%,国家电网未来5年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在轨道交通方面,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及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与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投资额有望达到1.8万亿元。
工业网络作为工业互联网三大技术体系之一,承载着海量的数据获取、传输,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网络传输的高效、实时、可靠与安全等各方面性能全面提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TSN交换机等作为高带宽网络传输核心工业通信设备,其大规模应用将全面支撑各行各业的网络建设,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随着国内产业数字化进程加深,重点产业投资规模持续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高端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
时间敏感网络(TSN)以传统以太网为网络基础,通过时钟同步、数据调度、网络配置等机制,提供确定性数据传输能力,在多个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传统以太网无法满足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等领域严格的极低延时、高带宽稳定数据传输需求,工业智能化、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迫切地需要通过统一的以太网实现高可靠低延迟、支持同步、具有良好兼容性的确定性工业通信。TSN提供微秒级确定性服务,保证各行业的实时性需求,降低整个通信网络复杂度,实现周期性数据和非周期性数据同时传输。
工信部于2021年1月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支持工业企业综合运用5G、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等技术,提升生产各环节网络化水平”。
作为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引领者,东土科技牵头制定了国家标准 GBT 38844-2020《智能工厂工业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管理与测量通用规范》和国际标准《基于IPv6的时间敏感的宽带总线技术标准》等相关国际及国家标准,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时间敏感网络基础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率先推出了包含网络设备、操作系统、CNC及边缘控制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创新型TSN产品,实现微秒级确定性服务,可有效提升控制流量传输的实时性、确定性和网络的稳定性。2021年9月,在工信部主办的“2021工业互联网网络创新大会”上,东土科技TSN网络通信产品荣获首批“时间敏感网络(TSN)产业链名录计划”测试认证证书。2022年2月,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正式发布由东土科技承担“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时间敏感网络关键设备实验室”,实验室的设立标志着国内时间敏感网络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已进入到全面提速阶段。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目前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社会5.0”和欧盟“工业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均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168体育官方网站
工业智能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形成,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业领域各环节,实现模仿或超越人类感知、分析、决策等能力的技术、方法、产品及应用系统。当前,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兴起,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各领域不断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正逐步改变现有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制造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需求是工业智能发展的根本驱动,升级的最终目的,是从数字化、网络化转而最终实现智能化。制造业正处在由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智能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也是打通智能制造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
工业网络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基础,是构建工业环境下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工业互联网网络可以实现工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产业全要素的泛在互联,促进各类工业数据的开放流动和深度融合,推动各类工业资源的优化集成和高效配置,加速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此外,总线G、TSN等工业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行业应用,保障了不同工业领域对数据传输的高带宽、实时性、可靠性、高效灵活性要求。
边缘计算是工业智能化建设的核心技术,边缘计算为工业智能化数据管理和计算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数据在网络边缘侧的分析、处理与储存,不仅减少了对云端依赖,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而边缘控制器,正是顺应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工业智能化发展的新产物。边缘控制器通过集成用户管理、网络、安全性和硬件接口,创建一个应用程序和工具的生态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比以前更丰富的功能。根据《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控制工程中文版)》杂志相关内容,在工厂环境中,边缘可编程工业控制器正在取代IPC和传统PLC,提高现有自动化系统的效率,同时降低复杂性和拥有成本。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加强人工智能、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跨界融合的繁荣期,呈现出“网构化、泛在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并不断催生新平台、新模式和新思维。在数字经济时代,软件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引领信息技术产业的变革,在传统工业领域中的存在比重和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大,在支持传统领域产业结构升级甚至颠覆式创新的过程中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并进一步加速重构全球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
软件定义是实现人机物融合环境下软件“基础设施化”的重要技术途径,人机物融合环境下,万物皆可互联,一切均可编程,正在成为信息化的主要发展脉络。早在2008年,斯坦福大学提出“软件定义网络”(SDN),将网络设备的管理控制功能从硬件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软件控制层,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管理视图和编程接口,用户可以对网络设备进行任意编程从而实现新型的网络协议、拓扑架构而不需改动网络设备本身,满足上层应用对网络资源的不同需求。此后,SDN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的网络管理,重新“定义”了传统的网络架构,甚至改变了传统通信产业结构。在SDN之后,又陆续出现了软件定义的存储、软件定义的环境、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等,针对泛在化资源的软件定义正在重塑传统的信息技术体系,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工业领域,工业控制处于自动化向智能化、单一化向系统化变革的关键期。随着制造业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和消费结构升级,产品个性化、定制化、时效性需求逐步提升,制造业生产模式由大规模刚性生产转变为“多样化、小规模、周期可控”的柔性生产,工业控制需要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实时性的软件定义。以操作系统为核心软件平台的软件定义控制,通过将传统硬件控制功能解耦,完成软硬件分离,以软件配置硬件资源,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和管理功能可编程;其在传统PLC等硬件控制的传感信号处理基础上,实现工业视觉、语音等新工业数据处理与智能化控制,解决传统硬件控制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及兼容性问题,满足智能制造的工业智能化需求。在“工业互联网”、“工业4.0”和“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下,软件定义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和支撑技术,为制造业赋予数字化、网络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新属性。
在工业控制领域,国内PLC市场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依靠自身强大的技术与行业实力,外资品牌持续获得较高的毛利率与市场份额。据普华有策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PLC市场中德国西门子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4.3%,独揽近一半国内PLC市场份额;德国西门子、三菱、欧姆龙集团、罗克韦尔、台达和施耐德6大外资品牌2020年在国内PLC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3%,本土PLC厂商市场占有率不足两成。
在工业软件方面,国产品牌整体市场占有率低。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数据统计,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国产品牌占据50%的市场,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空间大。
2014-2019年,工业控制领域安全政策与规范标准不断出台,国家对于工控安全的政策逐步加码,标准快速落地,为我国工控安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2017年是工控行业爆发年,国内工控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858亿元,2021年上升至1,982亿元。
在工业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工业软件以及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将继续增加,中国将继续保持着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增长主力军的地位。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长22.29%。
从发展规模上看,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区域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总体布局。从工业互联网应用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下游需求领域分布较广泛,包括与政府管理职能关联度较高的水利、电力、安防、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工业自动化、物流、现代农业等生产或服务行业,以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家居、智能电器、智能医疗等,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但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体现出区域性特点,如洪灾预警领域的互联网应用主要分布在受洪灾威胁严重的地区,智能交通管理主要应用于大中城市、较发达的城镇等。
自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计划后,工业互联网是我国重点规划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之一,应用领域日趋广泛和深入。从应用深度来看,工业互联网与各企业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从而促进行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从应用广度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会加快普及速度,最终实现泛在化的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行业不具有明显的经济周期性。
目前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下游客户类型广泛分布在工业、城市、智能电网、核电、风电、石油化工等行业,上述领域下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下业客户一般在上半年制定全年投资规划,而下半年是全年规划实施的重点完成阶段,因此产品交付在下半年占比相对较高。受下游客户采购、结算特点等影响,行业内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收入分布呈现上半年占比相对较低、下半年占比相对较高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的政策不断利好,“十三五”期间及“十四五”规划提出以来,工业互联网呈现稳步发展姿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断进步。各地积极推动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开放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相结合的应用开始广泛覆盖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日常生活;(2)5G项目数量迅速增长。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超过3.2万个;(3)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工业互联网投融资规模大幅攀升,2021年完成非上市投融资事件346起,同比增长11.6%,披露总金额突破680亿元,同比增长85.9%;(4)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增长较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显示,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150个,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此外,我国工业互联网在网络基础、平台中枢、数据要素、安全防护等工业互联网核心体系建设上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进步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技术领域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仍处于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工业互联网上业在芯片、传感器等领域的制造上较薄弱,数据采集与感知能力有待提升;中业的平台层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待加强,工业软件与控制系统较为落后,制约了整体的平台开发与应用;下游应用场景适用行业广泛,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未来融合创新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全球经贸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制造业面临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人力成本高昂、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诸多挑战,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的诉求迫在眉睫。此外,在经历了经济波动后,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和经济模式成为我国生产和经济复苏的发力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餐饮、旅游、文娱等众多行业加速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迈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信息技术走深向实的战略机遇期,正步入深化应用、引领变革的快速发展轨道,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未来发展潜力。
工信部提出到2023年,国家工业互联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1)开展企业内外网建设。广泛普及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促进信息技术(IT)网络与生产控制(OT)网络融合,鼓励企业发展云网融合、确定性网络、IPv6分段路由(SRv6)等新技术部署;(2)提升平台技术能力。推动平台关键软硬件发展,加快培育开源社区建设与开发者,完善工业APP开发生态,引导多方主体参与建设,培育设备协议兼容的开源社区,开设3~5个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3)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支撑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监测,全面加强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支撑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通知以及应急处置;(4)加速融合技术创新。大力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技术等新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促进数据互联、信息互通、模型互操作能力的提升,加速实现新技术应用落地,引导“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构建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5)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地图。打造覆盖全国各地市和重点工业门类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运行、应用的全景视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基本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各类电子元器件行业和硬件设备厂商,上游设备厂和软件商提供平台所需要的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开发。需要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类传感器、工业级芯片、控制器、智能网关、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
产业链的中游为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开发环境、运营环境、软件应用和安全保障等,具体涉及工业云平台、研发设计、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等,主要参与者包括装备自动化企业、ICT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等。
产业链的下游主要对应各应用场景的工业企业。当前适合采用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工业场景包括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机器视觉质检、协同研发设计及生产现场检测等。应用场景适用行业广泛,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未来融合创新发展潜力巨大,包括仪器仪表设备、高价值设备、新能源设备、通用动力设备、高能耗设备等。
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对技术水平、产品品牌、客户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尽管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但我国在该领域高端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与欧美国家相比较少,大部分市场均被国外企业垄断,“先者愈先、强者愈强”的产业格局不易突破,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垂直应用所必需的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传感器、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总线协议和工业控制软件等关键核心设备仍依赖于国外厂商。产业基础薄弱在短期内不易改变,这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工业互联网面临着行业机理模型、核心算法匮乏、云端数据信息泄漏、网络设备接口不统一、数据孤岛等技术困难,传统企业在开展创新应用的时候往往受到此类技术瓶颈约束。
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开拓对传统制造业人才的转型和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具有拔尖创新能力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实践能力强、在工作中能够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及具备能够将行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相互融合的技术型人才。目前国内民用互联网出身的软件工程师因缺乏工业领域知识的储备而面临跨专业转型难题,且多年以来工业互联网行业底层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企业中,国内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这些原因在使得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人才稀缺,限制了工业互联网发展。
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的供应商需要对客户所处行业和整个应用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能为客户在 IT 建设中提出指导性建议。供应商只有深入了解用户真实需求、理解应用场景特征、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并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地满足客户需求,并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行业经验和成功案例。行业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积累相应的经验,存在较高的行业经验壁垒。
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功能、性能、效益期望较高。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进行综合评估与考核,包括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业界口碑等。工业互联网企业需要深刻理解下业需求、了解行业的龙头、与下游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才能形成良好业界口碑。基于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性、降低项目运行风险等方面的考虑,客户一般会与已选定的产品品牌长期合作。此外,鉴于工业场景中固定资产投资较大,且自动化设备的一体性要求较高,如需对核心控制系统或底层协议进行替换,将涉及硬件设备的重新匹配,客户的替换成本极高,因此客户不会轻易更换设备商,一旦基于特定需求进行更换,短期内也不会再做改变,客户黏性较强。对于行业新进入者而言,短期内较难进入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市场开拓难度较大。
目前工业互联网通信协议主要有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三种,其中工业以太网技术解决了现场总线存在的通信能力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具有高效的通信能力和灵活的网络拓扑扩展能力,正逐步替代现场总线成为工业网络通信的主流技术。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在工业现场中起数据传输交换作用的通信产品,是工业以太网的核心网络设备。目前行业内以赫思曼、罗杰康、摩莎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起步较早,有着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近年来国内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国家政策对产业的扶持,本土品牌加大人力及研发的投入,从技术上追赶外资品牌。以东土科技、三旺通信、映翰通为主的国内工业通信设备厂商正快速发展,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由于本土品牌具备更好的本地化服务能力以及对本土行业更深的理解优势,在部分行业的应用出现替代国际品牌的趋势。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本土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将加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一项重要补充,在构建互联工厂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边缘计算实现了数据在网络边缘侧的分析、处理与储存,不仅减少了对云端依赖,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不管是因为云计算本身,还是网络传输受限,或者是担心数据安全,边缘计算是时下构建智能化工厂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的内容之一。虽然这是基于PC的控制器,但边缘控制器也不等同于单独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它将PLC、PC和运动控制器集成到同一台设备里,兼具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两种任务可以同时进行,又互不干扰。目前在工业边缘控制领域,边缘控制服务器产品主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境外的大型PLC厂商,包括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华股份有限公司、欧姆龙株式会社等。
在国内工业通信领域,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为映翰通、三旺通信等工业通信设备厂商。
映翰通(688080.SH)成立于2001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客户提供工业物联网通信(M2M)产品以及物联网(IoT)领域“云+端”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无线路由器、无线数据终端、边缘计算网关、车载网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以及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产品、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智能车联网系统产品等物联网创新解决方案。
三旺通信(688618.SH)创建于2001年,公司始终致力于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主要产品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设备联网产品、工业无线产品等。公司自主研发了电磁兼容、环境适应、环网冗余、精密时钟同步等一批核心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高低温、高粉尘、高电压、潮湿、腐蚀、无人值守、剧烈振动冲击、极强电磁干扰等严酷工业环境中的通信应用问题,产品应用已成功覆盖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矿山、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
目前在工业边缘控制领域,公司边缘控制服务器产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境外的大型PLC厂商,包括德国倍福、研华股份、欧姆龙集团、德国西门子等。
(1)德国倍福成立于1980年。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基于PC的控制技术,研发了大量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随着CX系列嵌入式控制器的推出,德国倍福将PC技术和模块化I/O相结合,构成一种可以安装于控制柜中的DIN导轨单元,体积小、性能高,并CX设备系列将工业PC和硬件PLC领域的技术有机结合于一体,适用于实现各种规模的控制任务。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可适用于汽车行业、楼宇自动化、智慧城市、物流和仓储等。
(2)研华股份是全球智能系统产业的领导厂商。自创立以来,研华股份专注于自动化、嵌入式电脑、智能服务三大市场,致力成为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领域中最具关键影响力的领导企业。在工业自动化产品中,自动化控制器系列的可程序自动化控制器(PAC)是一种开放式开发环境的PC-based控制器。这些PAC采用全新的处理技术。此外,面对设备智能化趋势,研华股份推出工业物联网边缘控制器WISE-5000系列产品,可同时实现设备运动控制、机器视觉、设备预测维护、设备联网,数据分析和优化控制、数据可直接连接至工业云平台,在边缘侧协同远程工业云平台实现智能产线年成立,作为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掌握着世界领先的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其产品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元器件、社会系统、健康医疗设备等广泛领域,品种多达数十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涵盖机械自动化控制区、工业PC平台、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多轴控制器等。欧姆龙集团始终致力于解决生产中出现的课题,推动生产革新,其推出的AI控制器,通过在控制功能的基础上搭载独有的 AI功能,能够以微秒级精度实时运用装置层的信息。
(4)德国西门子创立于1847年,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德国西门子工业边缘融合了信息技术领域的网络、计算、存储和智能应用的核心能力,并将前沿的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边缘计算,为企业提供安全、实时、灵活的工业现场本地数据处理解决方案。该公司拥有独特的自动化产品线,精耕于自动化系统、工业服务、操作控制和监控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低压控制和保护产品等。为了使工业边缘场景更加易于落地,德国西门子提供多种边缘设备、统一管理平台、丰富的边缘应用及开放的线上应用商店。
公司立足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全力打造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产品与技术体系,核心产品完全由公司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实现了 TSN网络、工业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全自主可控。
经过数十年的行业积累与技术沉淀,公司已形成了工业网络、工业控制、工业计算、操作系统与云技术等工业互联网“根技术”体系,产品稳定性、技术先进性突出,凭借自主研发“防务及工业交换机”、“基于软件定义控制和流程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先后获得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主营产品:防务及工业交换机产品)、首届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一等奖,全自主可控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得到行业用户的广泛认可。
公司深耕工业互联网领域,拥有数十年的行业积累与技术沉淀,形成了工业网络、工业控制、工业计算、操作系统与云技术等工业互联网“根技术”体系,技术成熟稳定,产品已在智能电网、核电、风电、石油化工、轨道交通、防务等各工业场景中应用和实施,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公司较早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积累和先发优势,产品系列全面覆盖各个工业应用场景,在国内工业通信厂商中居于领先地位。
技术研发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公司致力于拓展技术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和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了有竞争力的研发团队,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652人,占员工总数 35.77%。公司长期保持较高研发投入,重点围绕增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并加快技术商业化应用。凭借行业领先的创新能力,持续探索和掌握发展新机遇,为公司开拓全新的增长空间。
公司一直注重自主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研发的各项技术及时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商标。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合计拥有专利794项,其中,发明专利598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外观设计专利138项;合计拥有软件著作权910项;商标555项(包括161项国外商标)。公司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化试点单位,中关村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区商标品牌试点单位。
目前公司旗下拥有3个省部级研发中心,包含2个北京市经信局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1个北京市科委的北京市科研级研发机构;承担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时间敏感网络关键设备实验室,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是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是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先后参与和承担了三项工业自动化信息领域国际标准(IEC61158、IEC62439、IEEE C37.238),主导起草了国家标准GB/T 30094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2022年10月,公司主导制定的《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宽带工业总线AUTBUS系统架构与通信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公司联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制定及修订的基于时间敏感技术(TSN)和 IPV6的宽带工业总线AUTBUS国际标准(IEC 61158 Type 28、IEC 61784 CPF 22)(以下简称“AUTBUS国际标准”)之6项国际标准于2023年3月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发布成为正式的IEC标准。AUTBUS国际标准是目前全球首个基于时间敏感技术(TSN)和IPv6技术的两线制宽带总线工业通信网络标准体系中成功立项并发布的国际标准。AUTBUS国际标准技术为解决全球工业网络通信协议众多、互不兼容且带宽窄的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在满足传统工业控制应用场景的前提下,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新应用场景,为实现网络化、智能化控制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本次AUTBUS国际标准的获准发布标志着公司在工业互联网底层控制技术的持续突破,有助于构建“自主智能”的工业网络和控制体。